2016年5月21日一大早,伴随着汽车长鸣的悠悠笛声,我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踏上征程----向雨母村起航。 在曾泓华,唐儒腊,陈姝杉等六位老师的带领下,我院38名不同班级的同学有序地乘坐学校专车到达目的地。当汽车初入村庄,身前的风光吸引了我的眼球。我们看到左边是一排整齐的小洋楼,右边则是一块又一块放眼无边的商品鱼池。依山伴水,坐池日收,给这个小村庄村民的生活水平带进小康的步伐。车一往直前,我们尽收悦目。车子爬着崎岖的水泥路,我们少有奔波地在雁雨寺下落了脚。 闻着似曾相识的香味,聆听着古老的钟声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,以及故事给我们的文化熏陶。昨夜雨霏霏,给我们的登山沾上了满脚泥泞;头顶灰蒙蒙,为我们的登山送来徐徐清凉。团结友爱,结伴同行,不掉队,不独行,我们一边拍照,一边谈笑风生,有说有笑地探讨着乡土文化。是一个队伍,更像是一个团体,充分展现着财工院学子们的新风貌。 中午我们一边吃饭,一边谈心,加大了各班同学交流,增强了同学们的友谊。下午由劳动模范雨母村村党支书夏忠晓给我们讲座,他讲述雨母山发展的历程,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,在奉贤精神的驱使下,扎根贫瘠的穷山沟,因地制宜,敢于创新,带动村民致富,一干就是26年,并成就今天的雨母村。像是在告诫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,不要荒废自己,好的环境必要好好努力,成为为党对人民有益的优秀人才。并带我们参观了他们村庄的千亩鱼塘,以及田地里的庄稼。 气氛犹在,天色渐暮,我们不舍地为此次活动挥手道别。在这个冬去春逝夏以至的时节,作为新一代的我们,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必上的一门课程。承接历史文化,我们不忘乡土风情。一点一滴,展示着财工学院的新风貌。 (责任编辑:新闻网) |